November 19
第一天的行程很單純,因為幾乎一整天都在坐車(車程預計約8小時),抵達柏林時已經是下午了,所以當天只安排了一個景點Marienborn。(不過實際上當天我們晚了約一個小時才出發,結果竟然還比預計抵達時間早了四、五十分鐘!= =)
老實說Marienborn是個很不起眼的景點,附近景物荒涼,放眼望去只有一間高速公路休息站。當時我對它的第一眼印象就只有"廢墟"兩個字,而且如果沒有申請導覽,很多地方都進不去(被鎖起來),只能站在建築外看看解說牌,非常無聊。然而在過去,Marienborn其實是一個蠻重要的海關,它所在的位置不僅是東西德的交界,也是東西歐的分界點。當時許多的書信、人員與貨物往來,都必須通過這個關卡。後來在解說員的帶領下,大家才能一睹建築內部的模樣,例如處理信件的部門、貨物檢查區、及維持Marienborn治安的管制塔,另外解說員也有開啟類似輸送帶的機器給我們看,至今似乎還可以正常運作。(驚)
在信件處理部門的最內部,有一間沒有窗戶的小房間,據解說員解釋,以前東德(DDR)的秘密警察(Stasi)就是躲在這裡檢查往來的信件,以作為控制思想的手段之一;在貨物檢查區,可以看到非常多的檢查工具,以防貨物裡藏有"違反政府思想"的內容物流入。其中有一處的地板甚至是鏤空的,讓人可以站在大型貨物(如汽車)底下作檢查;從管制塔上我們則可以看到Marienborn整區的完整樣貌,以及模擬當時管制塔內的設備與儀器。(不過塔內的樓梯又窄又陡,很不好爬)
以上就是第一天的行程內容,參觀完Marienborn後,接著就直奔溫暖的青年旅社Berlin International去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November 20
上午我們是採用乘坐遊覽車,然後請當地導遊於車上隨車解說的方式進行市區導覽(光是柏林市區就超大了,用走的不知走到什麼時候)。導遊介紹了超級多柏林的建築物與歷史,如市政廳、德鐵大樓、柏林大教堂(Berliner Dom)、某家媒體大樓(忘記名稱了...)等一大堆,可惜資訊實在太多,結果反而一個也記不起來...:P。而中間遊覽車也有短暫停靠了三次,讓我們可以定點拍照。
第一次車子停靠在非常有名的東區畫廊(Berliner Mauer East Side Gallery),這裡是唯二還保留較完整的柏林圍牆的地方(另一處在柏林圍牆文獻中心),並且將牆面開放給藝術家發揮創意。此外值得一提的是,在東區畫廊這裡有一個小小的紀念品攤位,由兩位身穿DDR軍服的Coser顧攤。與其買其他拉哩拉雜的小紀念品,我個人比較推薦花2歐元和Coser合照(他們還知道要派比較帥的那位Coser,另一位負責收錢XD),並且還附帶一張紀念版明信片與一張仿東西德簽發的簽證(一面東德、一面西德)!紀念版明信片的背面,還會蓋上二戰後4個分區佔領國(英、美、法、蘇)的印章!這兩項東西因為在其他地方應該是買不到,所以我覺得反而特別值得入手。
第二次則是停靠在市政廳大橋邊,讓我們站在史普利河(Spree)上與柏林大教堂合照。另外我們還在市政廳路上(Rathausstr.),發現一家賣有特殊風格明信片的商店。總之就是復古式手繪風配上美麗的草書體,雖然價格也比普通明信片貴不少,但是在柏林逛了這麼多天卻僅此一家有賣,所以有興趣的人(比如說想寄明信片給親朋好友者)千萬不要錯過。
第三次時我們就僅在Schloss Charlottenburg(夏洛騰堡宮)的中庭逛一逛而已。過去Charlottenburg是一個獨立的城市,後來才被併入大柏林市,並成為其下的一個區。
結束市區導覽後,我們在Checkpoint Charlie(查理檢查哨,過去進出東德與西柏林的檢查點)解散,由於距離下午的導覽時間很近,因此沒有進去旁邊的查理檢查哨博物館參觀,只拍了拍這個重建的哨點(現在就僅是觀光景點)後隨即覓食去了。XD
下午的行程是參觀Topographie des Terrors(台灣翻譯為"恐怖刑場"),這個博物館原址是過去納粹時期Gestapo(蓋世太保)的總部,不過因為戰爭,後來被夷為平地,戶外只剩下遺址。館內則是展示納粹時期政府與蓋世太保的恐怖統治,在這裡可以看到過去各種納粹與蓋世太保迫害特殊族群的紀錄。其中我印象較深刻的有,例如蓋世太保會在猶太人的商店外貼上一些標語,暗示兼恐嚇消費者不要進去購物;另外當時蓋世太保也被授權,可以逮補"可能危害國家安全"的人,而且不需要正式的公文或逮捕令。有時民眾莫名其妙就被帶走,而其他人僅能看到一張不明不白的逮捕通知。上面僅寫有遭到逮捕的理由,卻沒有說明該人被帶往何處,甚至連是什麼單位什麼人負責都不得而知;而當時的同性戀者(尤其是男同性戀),會被強迫戴上粉紅色(rosa)的三角形標誌(社會主義者則是紅色),使其在社會上被歧視(納粹政府認為,同性戀者不能生育,無法增產報國,所以想用迫害的方式,減少同性戀的人數)。也由於納粹時期的這項政策,使現今的德國人仍時常會把粉紅色與同性戀者聯想在一起。
在恐怖刑場附近,有兩棟納粹時期留下來的建築物,一棟現為柏林議會大樓,另一棟我忘記名稱了,不過印象中現今也仍是某政府單位的辦公處。恐怖刑場裡的解說員說,這兩棟建築的窗戶樣式屬於標準的納粹時期風格,亦即從窗戶就可看出其為納粹時期所蓋的建築,不過我還是不太會分辨就是了。
參觀完恐怖刑場後,接下來就是自由活動時間。至晚餐前我和其他人還去了布蘭登堡門(Brandenburger Tor),途中路經猶太人屠殺紀念碑。我後來在旅遊書上看到,說在猶太人屠殺紀念碑地下,收錄了所有被屠殺者的生前傳記,可是因為天色已趨昏暗,根本看不到入口在哪裡@@。在布蘭登堡門照完相後,又跟著其他人在市區走了好一大段路(找路+繞路),尋找柏林的正宗咖哩香腸,最後才回到青年旅社休息。
留言列表